步道規劃管理標準
模制混凝土步道板——步道規劃管理標準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需要出現明顯的鄉村和自然指向,淳樸的鄉村地區成為了許多人休閑放松的理想去處。通過規劃設計管理步道系統,修建國家公園和國家步道系統,為公民提供公共游憩區和公共徒步路線,是西方許多國家滿足公民上述需求的重要措施。隨著當前中國鄉村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城市人的游憩需求逐漸高漲,構建公共鄉村游憩區和鄉村游憩步道系統逐漸擺上政府的議事日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中國鄉村步道系統和游憩區的建立,也將增強城鄉交流,促進農村發展。本文將簡要介紹英國國家步道系統及其規劃管理的標準,以期引起國內城鄉規劃、旅游游憩等學者和政府的關注,推動中國國家步道系統的建設,既滿足國民日益增長的游憩需求,又可以起到保護國家自然文化遺產的作用。
步道系統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為了保護具有英國特色的地區不被戰后的快速工業發展所破壞,國家公園、國家杰出風景地區和遠足路線運動得到發展。在這種背景下,英國主管鄉村地區環境的官方機構鄉村局(Countryside Agency)在 1965 年規劃建設了奔寧線國家步道。此后,英國步道系統網絡開始發展起來。 英國共形成了長約18000 多千米的步道,包括 3 種類型,除了有專門機構管理及受國庫資金資助的國家步道(National Trail,蘇格蘭稱之為遠足道,Long Distance Routes)外,另有游憩步道和無標志步道兩種類型。其中,游憩步道指由地方當局和徒步愛好者等志愿者共同維護管理的步道,線路上有相應的標志,但英國聯邦政府不負責提供資金和不承擔維護管理的責任;無標志步道是指僅在導游書中有介紹,但沒有具體指示的線路。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共有19 條國家步道,總長約4000 km。這些步道中的一部分可供騎馬者和騎自行車者使用(其中的奔寧騎道可供騎馬者和騎自行車者全程使用)。為了達到國家步道周邊自然、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保證徒步者獲得舒適的步行體驗,英國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英國國家步道的官方管理體系包括國家、地區和地方 3 個層次。國家層次主要負責宏觀指導和國庫撥款,相關的機構有林業委員會、公路局、環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多機構鄉村地理信息組織、英國遺產機構、環境局和英國國家地圖局等。在步道的具體管理和維護方面,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都有相應的行政機關組織。自然英格蘭機構、威爾士鄉村委員會、蘇格蘭自然遺產組織、環境遺產服務機構分別負責管理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各自境內的國家步道或遠足道。英國全國性的自然保護委員會是英國政府和國際自然保護的法定顧問,負責上述 4個地方機構與英國政府和國際組織之間的協調、聯絡工作。具體而言,鄉村管理局(現自然英格蘭機構, 2006年組建)的主要工作是: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質量,為每個人維護好鄉村生活質量。其目標是構建富有活力和包容性的鄉村社區,提供高質量的鄉村服務、充滿活力的地方經濟,保證每個鄉村的可持續發展,為每個人提供游憩機會,挖掘城市邊緣區的潛力。其承擔的主要角色是鄉村保護的法定提倡者和監督者,以他們的知識和表現提供有影響力和啟發性的解決方案,為游憩者提供Z有價值的地方。
國家步道標準
制定國家步道系統標準的目的在于保證英國國家步道達到一定標準,使之與途經地區的景觀協調,并滿足步道使用者的要求,保證他們獲得舒適的步行體驗。由于每條步道經過的地區都有其獨特的地方自然、文化景觀,因此每條步道都有其個性。為了充分展現每條國家步道的獨特魅力,發揮其吸引力,英國要求每條步道按照鄉村管理局 2003 年制定的國家步道品牌管理指導綱要開展規劃建設。國家步道的組成部分包括步道路面、設備、標識路標系統,解說系統和其他附帶設施,各部分都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規劃設計并建設,同時也應反映地方特色,并與周圍景觀融于一體。國家步道的設計具體遵循的3 條原則為:①盡可能使步道使用者享受徒步的樂趣;②維護步道經過地區的生態、文化和景觀特征;③為不同行程安排的步道使用者提供關于設施和服務的充分的信息。
結論及啟示
從對英國國家步道系統及其規劃管理標準來看,其目的非常明確,即保護自然文化遺產和滿足國民游憩需求兩者兼顧,充分體現出以下 3 個特點:①公益性。步道本身向公眾免費開放;步道上的自然文化景觀,不管是國家還是私人管理,大部分也向公眾免費開放。②協調性。國家政府機關及社會團體相互之間都有自己的角色分工,同時相互之間又有密切的聯系,以達到保護遺產、滿足國民需求的Z終目的。③信息化。不論是政府機關還是社會團體,都有相應的網站,且網站操作方便、信息豐富、反饋及時準確,從而大限度地滿足國民的需要。
我國正在步入游憩經濟的時代,國民的游憩需求將日益多樣化。通過國家公園、國家步道系統的建設,提供公益性質的戶外游憩區應是我國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戶外游憩需要的應對措施之一。英國成功的經驗和管理舉措是我們進行戶外游憩系統規劃的重要借鑒。期望國內相關學者從實踐和標準兩方面致力于我國國家游憩步道的建設,保護我國的自然文化遺產,從而滿足公眾的戶外游憩、環境教育需求。